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> 独立站点_丽江螺旋藻_图片新闻 - 高效培育螺旋藻
高效培育螺旋藻
丽江螺旋藻编辑:ljlxz[20160205] 来源:

 

螺旋藻约30种。它是个体较大的种类,在人工养殖条件下,每667米。水面可年产1 500多千克。螺旋藻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含量均较高,含有鱼类所必需的氨基酸。用其干粉加人人工合成饵料喂鱼,可加快生长速度,提高繁殖能力,使鱼体色泽艳丽。

  (1)室内培养 用磷肥0.1:生石灰0.1:牛粪1:塘泥100:井水1000的比例配制培育液,放人内径30厘米、深20厘米的玻璃圆形水槽内,再将水槽放入能进入自然光的玻璃橱内。水槽上装有40瓦日光灯管2只,距液面约20厘米。待培养液的温度接近于藻种液温度时再放入藻种。每槽放入每毫升含30万~50万个藻体的藻体液40~50毫升,使槽内的浓度以每升含300万个左右的藻体为宜。培养槽水温为24℃~28℃,一般经5~7天培养即可收获。收获量相当于表面水的1/3~2/3(60~120毫升)的藻液,然后加入与收获量相等的水。一般每槽收获3~5次即应换槽,配制新的培养液重新培养。

  配制培养液的塘泥,以含水量在20%~40%的黑塘泥为好。并要求选择清塘彻底、水源干净的塘泥。同时注意在采集、注水、接种、收获过程中避免污染,以防带人有碍藻体繁殖的生物。一旦发现,应及时清除。

  (2)室外培养用池塘培养时,先排干池水,每667平方米。用75千克左右生石灰清塘。然后再将750千克牛粪均匀地撤在池底,塘泥要撒匀,再注入新水约达0.5米深。待水温稳定在20℃以上,即可投放种源。经7~10天,即出现螺旋藻水花。到大量形成时,水花则呈翠色絮状。
  分析培养藻池的水质状况是:每升水内含生石灰0.15克,牛粪0.99克,磷肥0.1克,与室内培养液的配制比例基本一致,均在螺旋藻的适宜范围之内。

  培养池开始投入种源时,水位宜浅,以利于提高水温。一般0.5米深即可。待水花形成后,再注水加深水位。并按加入的水量补充肥料。施基肥时要一次施足,用量按0.5米的水深计算用肥。

  螺旋藻繁殖盛期,在烈日下死亡很快,死藻体分解耗氧及其严物影响水质,也会引起鱼类浮头。此时应及时排除旧藻体,并注入新水来解救。大量浮游动物或其他藻体生长时,应及时捞出,以免影响螺旋藻的生长。

  如果由于条件限制,在池塘中培养尚无把握时,可先在室外盖有塑料薄膜的棚中,在小水体内培养。因为用塑料棚来调节水的温度比较好掌握。



附件
关键字:[螺旋藻]
丽江螺旋藻专区
技术支持:金软科技